其他常见病症: 尿蛋白|肌酐|血尿|浮肿|穿刺|尿酸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文章来源:北京东城中医院专家热线:010-64002699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经典的ARF,急性缺血及急性肾毒性损伤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约占整个ARF综合征中的90%。因此本节仅论述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其他的 ARF发病机制将在有关各章节内讨论。

  早在1931年 Volhard首先描述汞中毒所致的AT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ywater和Brall(1941)报告挤压伤病人迅速发生少尿或无尿和急性附件炎,定名为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Lucke(1946)发现其病变主要在远端肾小管,称之为下肾单位外阴炎(lower nephron nephrosis)。Bull等(1950)认为其病变不一定局限于远端肾小管,整个肾小管都可见到坏死同时伴有肾小管基膜断裂,为急性肾缺血性ATN的特点,称为肾小管破碎(tubulorrhexis),病变呈灶性分布在肾小管各段。急性肾毒性ATN虽有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但基膜完整,病变以近端肾小管为主。近30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急性缺血型或急性肾毒型 ATN 在临床病理学上证实存在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者仅占10% ~20%,但都能同时见到肾间质病变,故有人认为称之为急性肾小管习惯流产(acute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较合适。根据多数的实验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ATN,在发病初期都存在肾血流量急剧减少及肾小球滤过极度降低,此时并未发现有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坏死。所以Oken在1971年的命名会议上倡议重新使用Hackradt(1917)所提出的血管运动性外阴炎(vasomotor nephropathy)这个名称。

  急性肾缺血和急性肾中毒是ATN的主要发病因素已被公认。ATN的少尿机制有两个不同的学说。一个是Oken提出的血管运动性外阴炎学说,认为在肾缺血或肾中毒情况下,肾血流量减少都存在肾小球滤过压降低,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或停止。另一个是 Thurau和Boylan(1976)提出的小管小球反馈机制(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 mechanism),认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通过小管小球反馈,使肾小球滤过减少或停止,以免过多的水和电解质丢失。

  现将ATN发病机制的各种学说分述于下:

  (一)急性肾小管损害学说

  ATN的病理改变以肾小管损害及肾间质水肿为特点,在光镜下肾小球及肾血管相对正常。因此,早年学者都认为肾小管损害是ATN的原始病变,并以此来解释临床现象,认为少尿的机制是:①正常的肾小球滤液经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返漏至间质,即所谓返漏学说(back leak theory);②肾小管损害,管腔内的脱落细胞及其碎片、蛋白质和色素铸成管型,使管腔阻塞,即所谓肾小管阻塞学说(tubular obstruction thecory);③肾间质水肿有足够压力使肾小管塌陷。这些病理改变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ATN发病的始动因素,在ATN持续期可起一定的作用。

  (二)肾内血液动力学因素(renal hemodynamic factors)

  早在1943年Foy等就认识到,黑尿热、败血症、大出血及休克等所致的急性附件炎,具有一个共同的血液动力学基础。Hollenberg等发现肾毒型 ATN 的肾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造影异常与休克和溶血所致的ATN相似。因此,他们提出不同病因所致的 ATN 有一个共同途径,导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急剧降低。632100444

  1.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 正常肾血流量每分钟约1000~1250ml,占心排血量的20% ~25%,为机体血液灌注最多的组织〔4.2ml/(g·min)〕。当休克或严重血容量不足时,由于神经及体液因素的调节,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肾血流量可减少至正常的30% ~50%。肾血流量急剧减少,主要在皮质及外髓质部分,因此肾小球血液灌注显著降低。在挤压综合征或出血性低血压的动物实验中,肾动脉造影证明肾内循环时间延长,弓形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变细,皮质不显影。急性肾缺血性ATN的早期,即使迅速补充血容量,使肾血流得到恢复,肾小球滤过也不见增多。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在ATN早期必定存在某些因素,使肾小球滤过率不能恢复。

  (四)细胞因子在ATN中的作用

  在ATN过程中许多细胞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前已部分述及。在甘油所致的 ATN 模型中,随着病变进展 IL-1及 IL-6显著增多,数日后随着肾小管细胞开始修复又逐渐恢复原水平。在肾血流低灌注的早期即见到肿瘤坏死因子(TNF)、IL-1及PAF表达增强,血液中内毒素(LPS)浓度增高,这些因子启动补体系统,又产生血管活性物质及趋化因子,导致凝血和纤溶系统障碍。PAF和 LPS又促使 TNFa、6-keto-PGF2、白三烯(LTB4)及 TXA2增加,这些因子进一步使肾血管收缩,GFR降低。总之,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网落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恶性循环,在 ATN的发病和发展中都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ATN的恢复期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类肾小球细胞存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远曲小管及髓襻有 EGF,而近曲小管及集合管有 EGF受体。当发生 ARF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 EGF及其受体明显增多,且在分布上也发生了变化。近曲小管出现较多的 EGF,此与随后上皮细胞再生、修复密切相关。不论急性缺血或急性肾毒性ATN的宫颈肥大早期症状 prepro E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在 ATN 后期肾小管上皮再生时,肾组织EGF增多。注射外源性EGF,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已得到证实。Miller将两肾动脉阻断75分钟的大鼠ARF模型,皮下注射 IGF-1,缺血后2天 GFR明显升高,缺血后7天肾组织损害显著减轻。大鼠死亡率由36.7%降低至7.1%。转移生长因子(TGFa)也能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丝分裂。肝细胞生长因子同样能使肾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增强。总之,许多学者证明EGF、IGF-1及 TGFa是肾小管修复过程的关键性细胞因子。

  (五)血管内凝血

  血管内凝血在急性肾衰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在 ARF早期,肾活检标本可见到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有纤维蛋白沉积。Wardle认为败血症、创伤、休克及产后 ARF时不仅肾血管收缩,同时激活凝血途径及抑制纤溶作用,则纤维蛋白及血小板沉积,聚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机械地阻碍肾血流。此外,缺血性肾小球毛血管内皮损害,更易促使血栓形成。总之,肾血管凝血现象的发生,说明已发展到不可逆的急性肾衰。

  近20年来,ATN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由于实验方法和条件、观察的时间和方法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这是 ATN 发病机制的学说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尚不能以一个学说来解释ATN的全部现象,但充分了解其外阴炎发病机制中的主要环节,对早期防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北京中研医院管理中心东城中医医院是在国家卫生体制改革下出现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产业系统内第一家正式以产业方式运营的医院,由北京中研医院管理中心设…[详细]

便民服务

专家推荐

  • 擅长:各种急慢性肾炎、肾囊肿、多囊肾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无痛人流。

  • 擅长:多囊肾、肾炎、无痛人流综合症、多囊
    肾、尿毒症等肾疾病。

疗法推荐

告示:凡来京到我院的患者下车后,不要随意跟陌生人搭话和上车,凡是陌生人给您留电话、写纸条、套近乎让您跟他一起坐车的都是医托、千万要小心,以防上当受骗,以免耽误病情,如有疑问请拨打全国免费专家咨询热线:400-218-0166。 声明:索玉芬、孙正和、朝洛主任医师教授,长期坐诊于中研名医…